因為主任的大力推薦,
於是在完全不知道講師和課程內容的狀況下,
就這樣參加了這個輔導知能研習。
只能說充滿驚喜和收穫的一天啊
早上場是沙寶鳳沙沙老師分享關於薩提爾的概念與實作。
簡單記錄一下沙沙老師分享的過程。
1. warm-up
(1) 寫下對自己/講座的期待。
(2) 撲克牌分組。讓聽眾聚集在一起。
發下poker給在場的聽眾,
聽眾按照拿到的花色數字換座位。
→最後四人一落坐著。
(3) 換完座位後,先將東西放好,接著,隨意移動30步後停止。
找離你最近的一位夥伴分享剛剛的問題。(限時2分鐘)
(4) 回到座位,和你旁邊的夥伴分享
a. 你的期待一定會被滿足嗎?
b.(一起檢核):對自己的期待真的是來自「自己」嗎?
2. 你了解你的腦嗎?
-你一致了嗎?你探索冰山了嗎?
-理性腦占了全腦30%,大約18歲才會完整→that's why青少年很難理性思考。
↑ 情緒腦與理性腦所佔的比例。
↑ 腦的發展及組成。
-當面對壓力時,會關閉理性腦。
3. 冰山理論
↑簡單分辨期待與渴望:期待是隱藏可變動的、渴望是深藏不變的。
-指責的姿態,都是你訊息;其實都是自我保護機制。
4. 影片分析,影片中四個大人的應對姿態。
5. 回溯以前自己的應對姿態。
→(學生上課睡覺)問題本身不是問題,
如何應對問題(打岔自己學生)才是真正的問題。
6. 兩人一組,進行對話練習。
-進行垂直式對話(向下),而非水平式對話。
-練習覺察→對內在情緒好奇是一種探索,不須批判,也沒有指責。
-提問是幫助對方探索自己,不是聽故事。
-其實孩子只是需要聆聽(2mins),就能連結他的渴望。
7. 結語。
下午場是由陳志恆心理師帶來的人際關係與親師溝通的課題。
1. 被孩子惹惱怎麼辦?
(1) 轉移注意力:感官聚焦。
a. 視覺:找出空間中三個紅色的東西。
b. 聽覺:空間中你聽到的聲音。
c. 觸覺:感覺你身體最放鬆/緊繃/冰冷的/溫暖的地方。
(2) 掛勾法。
2. 高度壓力下的應急反應:逃亡、戰鬥、凍結、癱瘓。
-處於過度警覺的狀態,因此對世界是有防備的。
-當暴力處理有效時,有效行為會被保留下來。
3. 對於逆境童年經驗該怎麼辦?
穩定陪伴在他身邊的大人,作為童年逆境的緩衝劑;讓孩子大多時候的位於容納之窗,理性思考。
4. 你是不是這樣的大人?
5. 親師溝通的狀態調控:
-狀態調控:分為自我、他人、場域。
-自我狀態的調控
確立會談目標:(以心中的小星星片段為例)
(1)例行性溝通:維繫關係
(2)蒐集資料:拼出完整圖像
(3)告知問題:請多關心注意
(4)請求配合:請你跟我這樣做
(5)共商對策:找出共識、分工合作
-家長狀態的調控:
(1)創造連結:同理心。同意,但不需要為對方情緒負責。
-場域狀態的調控:
(1)創造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的局面。
6. 面對具挑戰性的溝通情境
本日研習心得:
1. 其實各家理論學派專有名詞都不盡相同,
但其實核心概念是一樣的。
沙沙老師帶著大家將四種應對姿態加以分析(如:指責型的姿態中,他人是不見的;打岔型姿態中,自己、他人、環境都是不見的)
而志恆老師在說明親師溝通的狀態調控中,也用了一樣的向度來個別處理情境。
我覺得,最核心的概念便是:
改變別人很難,但改變自己容易。
這三個環節就像齒輪一樣,只有有一方開始轉動,其他也會隨之轉動的。
或許就像沙沙老師說的,
了解薩提爾理論,其實初心是從自己出發,其實進步會最快。
若我總是把期待放在他人身上,而期待總是容易落空的,等於就是把自己的情緒都交由他人掌控了。
2. 雖然志恆老師說,他沒接觸過薩提爾女士的理論,
但看到這篇文章的對話脈絡後,
其實我覺得他已經掌握到對話的精髓了。
留言列表